跨界聯名款 ASRock Z790 PG Sonic 音速小子限定版簡單開箱

今天要來開箱一張相對比較少見的板子

在 Intel 這次小改款的 Z790 晶片組上 ASRock 選擇以自家 PG Riptide 做為基底

帶來一款與音速小子聯名的主機板 Z790 PG Sonic

也因為隸屬在 PG (Phantom Gaming) 系列分支下,原廠也提供註冊五年保固

外盒正面一覽,有別於 PG Riptide 的藍黑配色

PG Sonic 採用了白底與藍色的音速小子做搭配

主機板採用 DDR5 記憶體,支援目前 LGA1700 腳位的 12/13 代 cpu 以及 PCIe gen5

背面不免俗要來點特色介紹

除了第一組 x16 插槽之外,M.2 也支援 Gen5 基本上算是這兩代 Z 系列一定會做的事情

標榜採用 16 相供電設計 (14+1+1),整合 killer 2.5G 網卡與 Nahimic 音效

並且提供 USB 3.2 Gen2x2 Type-C 插槽 (20Gbps)

內容物處理主機板外

還有 5 顆 M.2 螺絲、整線用的魔鬼氈、SATA 線材、貼紙以及說明書

既然套 IP 就要做到底,說明書封面也都是音速小子的版本

主機板正面一覽,其實第一眼就可以看到那個金環好像有點機關

CPU 座的保護蓋上也是改成音速小子的圖樣

供電區塊均有配上大型散熱片

散熱片延伸至後側組成遮罩設計,上面還有 Sonic 字樣以及代表性的金環

金環部分用的是類似立體貼紙的作法

從不同角度看過去,就好像跟遊戲裡面的金環一樣會旋轉

主機板塗裝方面選擇用剪影跟線條塑造出一點速度感

Gen5 通道的 M.2 散熱片採用立體結構設計

沒記錯的話原廠好像有出有風扇的主動散熱套件

主機板背面的話就比較直接一點,來個大面積的音速小子彩繪

在擴充能力方面,板子大部分的通道都被拿去做 M.2

提供 2 組 PCI-E x16 插槽 (gen5 x16, gen4 x4) 以及 1 組 x1 插槽

x1 部分採用尾端切開的 Flexible PCIe,方便安裝 x1 以上擴充卡

內建的 2 組散熱片可以涵蓋到 4 組 M.2 插槽

你可能會跟我說,阿不是只有 3 片導熱貼,應該只有 3 個 M.2 吧

這跟這板子有點鏘的設計有關

Z790 PG Sonic 內建 5 組 M.2 插槽

包含 1 組 Blazing M.2 (Gen5 x4) 以及 4 組 Hyper M.2 (Gen4 x4)

底下的三組支援 type 2260/2280 兩種長度

前面散熱貼跟插槽數量沒對上的原因在於 Blazing M.2 跟第一組 Hyper M.2 共用同一個空間

至於為什麼要這樣設計,只能猜說是總頻寬或是走線考量

雖然我覺得如果以不浪費通道的角度來看,直接把插槽改成直立設計放在板子邊緣會好一點

CPU 供電採用 14 + 1 + 1 相設計

mos 選用 Visahy Sic654 50A SPS (Smart Power Stage)

PWM 控制器方案選用 Richtek RT3628AE

EPS 12V 位於左上角,提供了 2 組 8pin 插槽

cpu 風扇插槽位於右上角,提供 2 組 4pin PWm 插槽,第二組可調整為幫浦模式

內建 4 組 DDR5 插槽,插槽採用雙邊扣設計,最大支援 128G 記憶體

旁邊可以看到前置面板的 Type-E 以及傳統 USB 3.2 19pin 插槽

分別提供 USB 3.2 Gen2x2 (20Gbps) 與 USB 3.2 Gen1

另外用上一顆 Pericom PI3EQX USB3.2 Gen 2 redriver

Realtek 5452E 負責前置 Type-C 邏輯控制

底下還有 ASMedia ASM1074 USB 3.2 hub

不過這張板子沒有第二組 19pin 插槽

環境控制方面由 nuvoton NCT6796D-E 處理

這張板子的 SATA 端子算是少有的多,給了 8 組 SATA3

硬碟很多又不想掛 HBA 的人應該感到很欣慰

90 度轉向的有 6 組

直立的有 2 組,某種程度上也滿足現在不少機殼只在電源供應器隔板下放兩槽的硬碟架

旁邊可以看到 PSC (post status checker) 簡易除錯燈號

傳統 USB 2.0 針腳留了兩組,另外底下還有 3pin ARGB 跟 4pin RGB 針腳

音效方面採用 Realtek ALC897 搭配 ELNA 音效電容

並且在周圍的 PCB 做切割處理,減少雜訊

旁邊可以看到 nuvoton NUC121ZC2AE Cortex-M0 mcu,主要用來控制燈效

ASMedia ASM3042,PCIe 3.0 x1 轉 USB 3.2 Gen1

推測是用來提供 Lightning Gaming Ports 的獨立 USB 通道

有線網路部分採用 Killer E3100G,底層基於 Intel i225-V,支援 2.5G 傳輸速度

JYS13008MF01 PCIe 5.0 redriver 用來切分 M.2 通道

Z790 PG Sonic 採用浮動式的一體式擋板設計,省去安裝上的麻煩

後側 I/O 擁有 2 組 USB 2.0、4 組 USB 3.2 Gen1 (其中 2 組黃色的是 Lightninig Gaming Port)

2 組 USB 3.2 Gen2 以及一組 USB 3.2 Gen1 Type-C

顯示輸出部分提供 HDMI 2.1 (4K60) 及 DisplayPort 1.4

音訊輸出方面則是基本的 line in、喇叭跟麥克風 3.5mm 插槽

雖然說這張板子沒有原生 wifi 版本,不過擋板上有預留 SMA 天線母座鎖點

======================================
測試平台:

CPU:Intel Core i5-13600K
MB:ASRock Z790 PG Sonic
RAM:Apacer NOX DDR5-5200 16G x 2
VGA:AMD Radeon RX580 4G
HDD:PNY XLR8 CS3040 2T
PSU:FSP Hydro G Pro 750W
Cooler:DeepCool AG620 WH ARGB
OS:Windows 11 Pro
======================================

既然都聯名了,BIOS 套個皮也是很正常的

雖然說是 Z790,不過 BIOS 內還是保留了 BFB 的選項

A-Tuning 也跟 BIOS 一樣,出了音速小子的特別版

不過能不能用在 ASRock 其他張板子上就不太確定了

系統裝好更新完來簡單跑個分看看

不過 AIO 被朋友先拿去玩,只裝雙塔空冷小超個 5.2G 意思意思就好

Super PI 1M,6.266 秒

Super PI 32M,5 分 23.437 秒

CPU-Z 內建 Benchmark,單核 850.0 ,多核 10178.2

WinRAR 基準測試,33476 KB/s

7-Zip 效能測試,壓縮 120.557 GIPS,解壓縮 133.161 GIPS,整體評等 126.859 GIPS

Cinebench R20,單核 789 cb,多核 9512 cb

Cinebench R23,單核 2054 pts,多核 24877 pts

PCMark 10,總分 9027,基礎測試 13503,生產力 13011,數位內容創作 11361

對照一下之前測 Ryzen 7900X 的數據,效能表現算是都在預料範圍內

單核小贏,多核的話看負載程度跟應用本身的平行化效率決定會落差多少

畢竟 Ryzen 是全大核,但把核心零件成本套上去只能說 13 代有著相當程度的優勢

身體還是很誠實的

音速小子算是以前有在玩 Console Game 的人多多少少接觸過的遊戲角色

最近也是有蠻好玩的新作 (未知邊境),但可能番茄水餃蛋對某些人來說會更有共鳴一些 (?)

雖然說 Z790 PG Sonic 是比較粉絲向的一張聯名主機板

有一些像是可動金環這樣有趣的要素,外觀還是採取一個比較中性的設計

在擴充能力方面都有蠻好的設定,用料上也有一定的水準

只是因為聯名的關係,價格很感人也是難免,不過目前有送水冷的活動

如果原本就有考慮上水的話,預算分配其實跟其他家中高階板子差不多

除了那個有點鏘的 M.2 設計之外,算是一張中規中矩的 Z790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