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眾多,Dochi ?
趴趴走
2012 Asus Focus Group Q4 — 魚與熊掌都能兼得,Padfone2 X 觸控 X Ultrabook
轉眼間又來到了 11 月,2012 像是一眨眼般又要過去了
在今年的 APFG 第四季
Asus 的 Padfone 也悄悄的(?) 來到了 2 代
4 核 / 4.7吋 / 平板擴充功能,挾著這次 Nexus 7 的威能
軟體硬體一應俱全
唉唷?! 雙螢幕?!
今天的另外一位主角,雙螢幕 X 觸控 X Windows 8
太極 是也
太極 — 觸控 X Ultrabook
會有 i5 跟 i7 的版本
先前的 zenbook 也推出了新的升級版本 zenbook touch
尺寸不變但是加入觸控功能……..咩居克
超薄!
另一方面則是新的 vivobook 系列,主打觸控功能
入門款的 S200 採用 i3 低電壓版本,螢幕為 11.6″
除了觸控以外,也導入了 SonicMaster 技術
另外則是較為罕見的 AMD Ultrathin 產品 U38
規格上採用 AMD Trinity A10-4655 2.0 GHz
同場加映 ROG 系列新成員 G46VW
CPU 跟 GPU 規格夠強,這我想是無庸置疑的,不過解析度部分算是比較可惜的地方
傳說中的敗家之眼(誤)
新的 vivotab 系列搭載 WIndows 8
vivotab TF810 與變形平板相同,底座的鍵盤是可分離式設計
不過可以發現,在接合處改成隱藏式的設計,整體更有感覺
接起來就是筆電,拆開就是平板
採用 Atom Z2760 雙核心,支援 NFC,還會有一隻 Wacom 的電磁觸控筆
另外一款 ME400 尺寸上更為嬌小,僅有 10″
具備 SonicMaster 技術,擁有 4 顆喇叭
除了一般的 Windows 8,在 ARM based 的 RT 部分也有 TF600
採用 Nvidia Tegra 3 四核心 1.4 GHz
現場也有展出 Google 的 Nexus 7 及相關周邊
不知道何時會有 3G 版本(茶)
這次的協力廠商 Kingston,桌上的可以打包帶走嗎?! (誤)
終於見到 Padfone 2 本尊
除了採用四核心的 Cortex A15 處理器之外,也拿了一顆 13 MP 的背照式元件
活動一開始,首先由 Cooler Master 為我們介紹新的周邊系列產品
其中包含 Powerfort 系列行動電源
是說這好像原本是 Choiix 的產品,現在把它收編回來
JAS Pro 平板立架動手玩,雖然沒有溫開水(iPad)
我們有自己的玩法(這樣好像不太對吧)
喔喔,來了來了
太極採用雙面螢幕設計,其中 TAICHI 21 為 11.6″,TAICHI 31 為 13.3″
兩款均為 16:9 FullHD IPS 面板,解析度 1920 x 1080,具備 720p 視訊鏡頭以及光源感測器
透過鍵盤上的 TAICHI 按鍵可進行模式切換
包含筆電、平板、鏡像,以及雙螢幕一共四種模式選擇
同場加映 256 階的感壓觸控筆
升級版的 zenbook touch UX31 在不改變外觀的情況下
加入觸控功能,只能說 Asus 的設計功力真的很猛
把玩一下 UX31,厚度跟一般智慧型手機差不多
預載 WIndows 8,觸控功能在動態磚頁面真的比較直覺
同心圓髮絲紋設計
Ultrathin 的 U38 則是新成員
與 Ultrabook 一樣輕薄,同時擁有 AMD Trinity APU 的顯示性能
筆電也要變形一下,這次輪到 Transfomer Book !
除了新加入的磁吸式充電端子
搭載 SonicMaster,內建 4 顆大喇叭
筆記型電腦的喇叭在我的印象中一向都是只能發出微弱聲音的金屬
Asus 這次與 B&O 合作的確有弄出成效,聲音大而不破
在螢幕部分採用了 13.3″ 的 IPS 面板
解析度一樣是 1920 x 1080 的 FullHD 規格
齁齁,終於讓我拿到太極了,不過居然沒電了!!! (可見大家都很有興趣,一直玩)
電源鍵設計在側邊,改採滑軌式開關,用意就是希望他蓋起來的時候就是一台平板
不只看起來像,用起來也像
螢幕打開就是一台規規矩矩的筆電
在觸控面版部分有個隱藏的微軟符號 (使用的時候是會發光才對)
透過這顆按鈕可以切換回筆電模式
另外一側則是觸控螢幕的硬體鎖定按鍵跟音量控制
首次登場的 vivobook 則是新一代觸控產品線
在市場定位上就比較偏向中階的 user
vivobook:『我也是有大喇叭喔。』
在遊戲筆電部分,新一代的 ROG G46 則是往小尺寸發展
兼具性能與行動力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CPU 部分採用了Intel 第三代的 Core i7
並附有 Thunderbolt 介面
無線網路部分採用 Broadcom 的晶片,雙天線設計,支援新一代 802.11 ac
縱使不接網路線也能征戰四方
顯示晶片採用 Nvidia 的 GeForce GTX 660M 2G,支援 Optimus 功能
在散熱部分採用了雙風扇的配置,並將散熱孔調整成後吹式
如此一來,可同時兼顧輸入的舒適角度以及散熱能力
VivoTab 則是新一代的平板系列產品,主要採用 Windows 8 或 RT 作為作業系統
設計上承襲了變形系列的概念,除了可拆之外
新一代的軸承設計在外觀上更隱密,更美觀
vivotab 與 ipad 等產品的厚度與重量比較
面板採用康寧玻璃,硬度高達 9H !
其中 TF810C 可搭配 Wacom 的電磁筆使用,具備 1024 階的壓力感應
當然,大喇叭也是有的…XD
在畫面顯示部分,新的 OGS 面板技術可以讓透光率上升
特色總覽
主角總是在最後登場,燈燈…Padfone 2
採用高通的 Snapdragon S4 1.5 GHz 四核心處理器
13 MP BSI 元件,720p 解析度,2GB 記憶體,支援 4G LTE,你還不去買(蝦?!)
與上一代做個比較
二代雖然更有料,但是在整體重量上反而是下降喔
新的 Dynamic Display 技術在切換時間部分縮減至 1 秒
原來 BSI 元件的部份是跟 Sony 拿的
不過沒有獨立的相機按鍵算是可惜了一些
特別的是這次加入類似一般 DC 會內建的美肌(?)模式
喇叭部分也是具備了 SonicMaster 技術
好啦不是大喇叭,小喇叭總行了吧
上一代頗受好評的 supernote 當然也是有保留下來
實際把玩一下
Docking 的密合度不錯,在銀色的外框上有 Padfone Station 字樣
3.5mm jacket 被設計在正中間,同時可以發現背蓋的髮絲紋設計
考量到密合度問題,官方是不太建議包膜的啦
電源鍵設計在右側上方,操作算是相當順手
螢幕表現部分,IPS 面板不管在顏色上或是可視角都有一定優勢存在
不過在 UI 部分就比較像是一般原生的介面
這點 Asus 表示,UI 調整比較像是牽一髮動全身的設定
基本上要經過比較多的評估才會去做新的調整
版本部分可以看到目前是 Android 4.0.4 也就是 ICS, Ice Cream Sandwich
預計會在今年 12 月升級至 4.1 Jelly Bean,至於 4.2 的部分,可能就還要再等等
這次 Asus 算是鐵了心走向觸控市場,搭配 Windows 8
不管是升級觸控的 Ultrabook 系列 zenbook touch
抑或是新的太極跟 vivobook 系列,在配套上都算是相當完善
提供一套完整的觸控操作體驗,使用上更加直覺
比較可惜的是太極部分,雖然說雙螢幕很炫,不過如果能做成雙面都觸控那會更好
目前可能受限於技術的限制,無論如何,能夠在這麼薄的尺寸塞入兩片面板也算是相當了不起的
而 Android 部分的 Padfone 2 無疑是對目前智慧型手機市場插了根旗子
硬體功能一次到位,是手機也是平板………………..
阿….再說下去我都想換手機了啦…..
以上
[活動] 2012 Q3 Asus Focus Group 玩家聚會
其實在好久以前就知道 Asus 會固定在每一季舉辦所謂的 Focus Group 玩家聚會
為玩家們揭露第一手的軟硬體消息以及產品情報
之前沒有機會參加,這次機會來了,就來一窺究竟
到了會場就先四處看看
現場展示了前陣子所發表的 PB278Q
IPS 面板+旋轉底座 + 2560 x 1440 的高解析度
不過更讓人好奇的是旁邊的平台
這張顯卡算是今天的主角,進門的時候還必須簽屬 NDA (茶)
Matrix HD7970,整張卡相當有份量
再靠近一點點,OC Key 算是一個蠻有趣的設計
他並不直接連接到顯卡 PCB 而是連接到輸出的部分
除了性能外,fancy 程度也不錯高
隔壁展示的則是 Maximus V Extreme M5E 及 GTX 660 Ti
這次 Nvidia 將 Kepler 系列產品添加了三螢幕以上的顯示能力
而且並不需要刻意使用 Display Port 介面,某種程度上算是反將了 AMD 一軍w
展示櫃中也有高階的 GTX 680 DirectCU II TOP 版
搭載 Thunderbolt 介面的 P8Z77-V Premium
還有 Mini-ITX 的逸品 P8Z77-I Deluxe
另外一面則是屬於 ROG 系列,帶線控的 XONAR Phoebus
AMD 平台的 Crosshair V Formula C5F 及 ThunderFX USB 音效卡
上一世代的極致顯卡則靜靜躺在櫃子的底端,據說 Mars 三代要出了說…科科
Maximus V Extreme 展台,不得不說 Asus 真的很會設計這類的東西 XD
滿牆的便利貼其實還蠻驚人的
前些陣子才正式上市的 650 及 660
友善的介面設計加上性能,Asus 的消費級產品算是有一定的口碑在
底下展示的都是比較偏高階產品了,包括 Dual-band 的 RT-N66U
以及最新 802.11ac 的 RT-AC66U
不過說真的我還是比較喜歡之前的外殼設計 XD
這次的協力廠商 OCZ
目前的主力產品應該就是 Vertex 4 了
比較可惜的是沒辦法看到先前 IDF 發表的新一代 barefoot 3 產品
WAVI,無線 HDMI 發射器 & 接收器
Xtion 體感部分之前在 Computex 有玩過,工作原理類似 Kinect
對戰喔 XD
其實我看了半天還是不知道怎麼操作 XDDD
活動差不多要開始了
突然發現來的都是大咖 (汗)
首先介紹一下即將發布的新品 RT-AC66U
印象中之前 netgear 的 2.4G + 5G 總共也才 1Gbps 左右
Asus 這台 5Ghz 頻率可以直接跑滿 1.3 Gbps 挺猛的 (還是我會錯意 XD)
9dbi 天線,主打透天厝專用的 RT-N12 HP,還蠻好笑的 XD
不過也就以這個 slogan 對天線的 dbi 以及傳輸範圍先做個簡單解說
在輸出功率不變的情況下,更換高 dbi 天線會導致訊號的上下涵蓋範圍變短
口袋型路由器 WL-330NUL,基本上主打隨身用並且支援 mac
可提供一個 RJ-45 接孔
Asus 在新的網通產品介面導入了 Asus WRT 的圖形化介面
因為老闆不喜歡看太多字,所以才這樣做(誤)
也提供了 VPN Server 功能,不過初期只有一般 PPTP
SSL 部分由於需要硬體去做輔助,未來會考慮加入這樣的功能
新導入的 Ai Cloud 雲端功能提供網頁端、Android、iOS 等跨平台的使用方式
除了一般檔案的存取之外,線上 Streaming 串流播放也是不錯的功能
透過這個功能我們可以簡單的瀏覽電腦或是 router 的儲存裝置
並且支援 DLNA、uPnP、wake up on LAN (WOL)
除了直接連回自家機器外,也提供了與線上空間的同步功能
並且可透過短網址進一步的與朋友分享檔案
Asus AiCloud 提供了一整套的解決方案,未來還會再擴充合作的線上服務廠商
像是 Dropbox 等等
這次的另外一個主角則是 Xtion 及 Wavi
Xtion 有 pro / pro live 的專業版本以及一般的消費版本
Wavi 除了提供體感操作方式,在線上商城也有許多針對體感所設計的遊戲
相對於 Console game 家用遊戲主機來說,Xtion 的建置成本相對低
並且在應用上較為廣泛
Xtion 專業版本主要差異在於提供深度距離資料,可用於一些研究或應用開發
日本玩家就利用 Xtion 搭配 AR 模組進行這樣的一個整合應用開發
在顯卡部分首先登場的是先前 GTX 660 Ti DirectCU II 的加強版 TOP
除了在時脈上做調整換取約 7% 的性能增長外
DirectCU II 散熱方案對於噪音壓制上也有相當的成效
用料採用 Super Alloy Choke 搭配 Digi+ VRM 數位供電
有效降低電源雜訊,提升超頻性及穩定性
軟體部分,Asus GPU Tweak 也提供了基本的調整功能
會中也有人提出為何不考慮導入像 msi Afterburner 那樣的複合功能
像是擷取圖片或是顯示數據等等,這點算是比較可惜的地方
接下來就是本次聚會的主角了,ROG Matrix HD7970
供電部分採用了 20 相的超合金數位供電設計 (聽起來好像很強的樣子w)
VGA hotwire 提供了快速的調整能力
基本上在這張卡上該有的都有了,不管是性能面還是 fancy 程度
在散熱能力上相較於他牌的 HD7970 低了 10 度左右
在這樣的頂級卡裡面就算整張鍍金 bling bling 其實也不意外啦 XD
灑料是很正常的事情
除了前面提到的 oc key,VGA hotwire 快速調整功能
PCB 額外設置了 Tweak it 的電壓調整開關,Turbo fan 的全速運轉選項
以及 safe mode 的快速重置功能
針對 LN2 極限模式下的超頻也根據玩家的反應
做了 Voltage Load Line 調整,將原本較低的電壓降幅調高
避免超頻時燒毀
結合炫泡度及實用性的附載指示器,可從 Matrix HD7970 的 LED 上的顏色判讀目前的負載情況
基本上 Matrix 應該是市面上可以看到的最高規格 7970 了
最後則是協力廠商 OCZ 的介紹
除了先前的 Indilinx 及 PLX 外,OCZ 最近又買了 SANRAD
為虛擬機器加速的產品開發鋪路
簡單解說 SSD 的主要元件及構造
在性能差異部分我想用過的人應該都知道
只有『回不去了』,可以形容這種感覺
相關技術部分則是闡述了較容易混淆的Secure Erase 功能究竟是什麼意思
並且針對目前 SSD 硬體提供的 garbage collection (GC) 機制詳細解說
由於 barefoot 3 目前還在開發當中所以就還要等等
預計會在今年第四季出現
================================================================
雖然說小弟我情報有在 Follow,但好一陣子沒有接觸 Asus 的產品了
Matrix HD7970 也充分展現了 Asus 的設計功力
不知道會不會有相對應的 Nvidia 版本出現
在網通產品的部分
由於我的工作內容跟 AiCloud 的應用相當類似
這點華碩的服務真的算是蠻完善的
比較可惜的就是受限於硬體性能限制
某種程度上這樣的應用會受限,不過 Asus 這邊也表示說未來若有更強的硬體可用 (ARM based ?)
總是會解決的
這次參加 Focus Group 算是長知識,希望下次還有機會參加 🙂